手机天竹
天竹联盟平台欢迎您 登录 免费注册
个人中心

海运费连跌14周的背后:越南纺织厂原料短缺、订单停滞;62家品牌去年关店3865家

发布时间:2022-05-07 浏览次数:421 次 来源:纺织面料平台

  上海航交所数据显示,最新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较上周续跌32.67点至4195.98点,呈现连续14周的下跌,运价指数目前回落到去年8月之前的水平。

  年初至今,航运咨询公司德鲁里(Drewry)编制的世界集装箱指数(WCI)已经下跌超16%。

  上海到鹿特丹、纽约、洛杉矶的三条航线下跌幅度是较显著的。相对前一周,上海-鹿特丹航线的运价下跌了214美元/FEU至10364美元/FEU,上海-纽约航线的运费下跌了124美元/FEU至11229美元/FEU,上海 - 洛杉矶的运费下滑24美元/FEU,达到8758美元/FEU。从年初以来,上海到洛杉矶与上海到纽约的两条主要航线更是分别下跌17%与16%,跌势主要出现在3月10日之后,重挫约13%。

  从3月中旬开始,国内一些城市实行了一连串封锁措施,其中以上海最为严格。这些封锁措施直接导致物流受阻以及终端用户需求减少。许多下游生产商由于原料供应不足,以及供应链中断导致成品交付的困难而不得不降低产量。

  纺织品行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国内大部分纺织的生产和加工厂位于浙江和江苏省,这两个省毗邻上海,而上海目前是爆发的新中心。因此,伴随纺织企业纷纷减产导致整个产业链疲软和库存增加。从上海的情况看,虽然部分行业生产企业在政府支持下已经从4月下旬开始复工复产,但我们认为并非所有需求损失都可以被追回。

无法从中国进货

越南纺织服装厂面临原料短缺、订单停滞

  而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的疫情管控,导致越南不少工厂面临原材料和配件的短缺,工厂和仓库关闭,卡车交货缓慢,集装箱卡车短缺。

  越南皮革、鞋类和手袋协会(Lefaso)副会长兼秘书长在谈到中国制造的原材料短缺时强调了“严重影响”。“中方表示,运输货物的空集装箱短缺,而且由于 Covid-19 导致工厂停工,供应稀缺。没有生产原料,企业交货进度放缓。”宣女士解释说。

  而TY Company(HCMC)首席执行官Ton Nu Cat Ngoc女士表示,现在服装企业订单增加,因为一些买家逐渐将订单从中国转移到该地区的其他国家。东南亚包括越南,但并不保证没有后顾之忧。

  “中国是出口纺织服装行业各种原材料和辅料的大型进口市场。他们停止生产以对抗 Covid-19,这意味着全球供应链继续受到干扰。如果我们能找到另一个货源来购买,那么投入的单价也会高很多,所以利润并不能弥补付出的努力。”

  Dap Cau Garment Joint Stock Corporation 专业从事大型市场的服装加工,其中高达 80% 的原材料和配件从中国进口,以满足客户的要求。

  公司董事Nguyen Duc Thang先生说,很多原材料都是从上海的港口运来的,所以整个月都很慢或者没有退回。“对于没有足够材料的订单,我们正在重新谈判交货时间,但我们不能延迟太多,企业将不得不面临许多付款风险,”Thang说。

疫情反复消费疲软

62家服装家纺品牌去年关店竟达3865家

  3月份发布2022年GDP目标设定在5.5%。这一目标此前已高于一些经济学家预期。因此,伴随国内逐步解除封锁措施后,我们预计将推出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以实现今年的GDP目标。但是,我们认为今年国内终端需求不会出现强劲反弹。与2020年不同,上下游成本发生了巨变。由于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争端,原油和石脑油价格大幅上升。受原料成本迅速飙升和高通胀的困扰,一些终端需求正在减弱。

  近年来,伴随着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加之受疫情持续影响对线下消费产生较大影响作用下,终端消费低迷风险,消费疲软导致众多品牌鞋服公司销售情况低于预期,进而导致整体营业收入及利润增速下滑,而在消费疲软的情况下,相关上市公司的门店扩张也在持续收缩,新品牌的开展也受到严重的影响。

  据监测数据显示,2021年度,国内62家品牌鞋服、家纺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556.03亿元,与上年同期的2394.96亿元相比增加161.07亿元,合计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308.91亿元,与上年同期的298.55亿元相比,微幅增加10.36亿元,合计门店数量119672家,与上年同期的123537家相比减少3865家。

  方证券分析师施红梅此前表示,3月以来全国范围疫情的多点频发对品牌服饰终端消费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一方面严格的防疫措施使得许多重点区域线下关店或客流大幅放缓,另一方面在2020年疫情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电商,也受制于当下物流时效性,销售成交与购物体验有一定的折扣。近期可选消费整体较弱的走势也在反映这种谨慎悲观的预期。

  在疫情冲击下,预计一季度品牌服饰多数公司业绩承压,人员成本、租金、折旧摊销等固定费用支出下,盈利增速预计会明显低于收入端,进入二季度若国内疫情能够得到有效控制,5-6月终端消费有望迎来一波明显的反弹,但最终进度仍然取决于疫情的发展。